如果說兩年前,全球智能手機高端市場是三分天下的話,那么,在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慘遭打擊以后,剩下的就只有三星和蘋果,而其余幾家國產手機品牌,在高端市場征戰多年后,見效其實并不明顯。
當然,從目前來看,如國內一線手機品牌小米、OPPO、vivo、榮耀等手機品牌在旗艦機市場其實做的都還不錯,但據電子行業分析師向筆者表示:“國內手機品牌的高端化過程,其實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打磨,不僅僅只是在產品和研發方面下功夫,同時在品牌建設方面更是如此,比如說小米,小米的旗艦機配置并不差,但為何小米做了這么多年的高端市場,依然距離‘高端’還有很大的距離?而榮耀之前在華為的陰影下,獨立出來以后,更是難在高端市場立足,OPPO與vivo在旗艦機市場做的還可以,但在高端市場同樣力有不足。”
旗艦機不等于高端機 國內一線品牌旗艦機起售價下降
眾所周知,在華為芯片遭遇沖擊之前,就全球市場而言,高端市場主要有蘋果、三星和華為,而在國內市場,其實主要是華為和蘋果,三星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經下跌到可以忽略。
如果說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在受到沖擊以后,國內其他一線手機品牌還有機會的話,那么,實際上,這種機會體現的并不明顯。
而這種不明顯,主要在于兩方面:其一是當下智能手機整體市場情況下行,導致國內一線手機品牌出貨量均在下降,且這種狀態或將延續到20223年;其二是在市場下行的環境下,對于國內一線手機品牌而言,沖擊高端市場并不理想。
盡管如此看,但這并不能否定國內一線手機品牌沖刺高端市場的決心,每年Q3后都是國內一線手機品牌發力的關鍵階段,如近期OPPO、vivo、榮耀、小米等均力圖發布其最新旗艦機,盡管“旗艦機”距離蘋果、三星的高端市場在售價方面仍有一點的差距。
這點從售價就可以看出,如vivo X90系列最高配的X90 Pro+售價最高為6999元,而X90 Pro最高售價為5999元,X90最高售價為4999元,最低售價則只有3699元。
與此同時,對比OPPO 發布的旗艦機 Reno 9系列,其Reno9最低售價下探到2499元,最高售價為2999元;Reno 9 Pro最低售價為3499元,最高售價為3799元;Reno 9 Pro+最低售價為3999元,最高售價為4399元。
而榮耀發布的旗艦機80系列,其價格同樣下降,如榮耀80 SE最低售價2399元,最高售價2699元;榮耀80最低售價則是2699元,最高售價是3299元;榮耀80 Pro最低售價3499元,最高售價4099元。
對于沒有5G功能的華為Mate 50系列,其Mate50 E起售價為3999元,Mate50的起售價是4999元,而Mate50 Pro的起售價更是達到了6799元,Mate RS的價格則是12999元!
而小米13原本計劃12月1日發布,隨后推遲到12月8日發布。通過上述三款國產旗艦機來看,可以說是旗艦機,但是距離高端市場仍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對比前幾年,國產旗艦機的價格已經下降的十分明顯,換而言之,國產旗艦機的起售門檻正在逐步下降。
通過上述價格的下探也可以明顯看出,在市場行情不景氣之際,其實國內各大一線手機品牌首先在“保底”中端市場,換而言之即穩住中端市場的旗艦機區域。
高端市場的品牌定位:需要時間和消費者認可
在上述這種整體的市場情況下,如OPPO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劉波近期就曾表示:“我們需要找到另外的增長點,高端和海外是其中的兩個關鍵。”
談及OPPO的高端市場戰略,劉波直言:“未來OPPO中國區核心的高端產品會采用雙旗艦戰略,上半年會發影像旗艦Find X系列,下半年會發折疊旗艦Find N系列。未來高端的部分,基本就是4K+產品,折疊會更高端一點,價格會碰到蘋果Pro的價格。”
與OPPO類似的還有榮耀,榮耀也試圖通過折疊屏手機開啟高端市場之路,如榮耀在近期發布了折疊屏手機Magic Vs,趙明更是放出豪言:“榮耀Magic Vs是最好的折疊屏手機,對標蘋果頂級旗艦。”
但榮耀Magic Vs最低售價為7499元,最高售價為8999元,顯而易見,距離蘋果頂級旗艦機在售價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如蘋果的iPhone 14Pro 6.1英寸最低售價為7999元,最高售價為12499元,iPhone 14Pro 6.7英寸最低售價為8999元,最高售價則達到了13499元。
此前趙明也表示:“榮耀要超越蘋果,更多是指產品層面以及在中高端手機消費者選擇層面。蘋果沒什么可怕,iPhone14系列發布以后,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標準版跟iPhone13相比沒有什么變化。要打造超越蘋果的產品,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華為也曾實現過。”
如趙明此前所言:“高端市場主要還是靠產品,通過產品與消費者進行隔空對話,用產品來贏得更多高端產品。”對于高端市場而言的確靠產品贏得市場,但在這個過程中,品牌影響力和消費者認可無疑需要時間。
而小米總裁王翔也曾表示:“小米內部對高端手機發展做了非常多的復盤,簡而言之,高端市場與品牌需要時間才能逐步達到,發展至今小米依然需要持續投入的便是用戶體驗的改善,以及品牌層面的提升,小米有戰略耐心,不期待通過一兩款產品就完全贏得高端市場。”
但如三星和蘋果的高端市場旗艦機為何能在全球暢銷?而國內一線手機品牌除了華為此前的P系列和Mate系列以外,其余手機品牌為何屢屢沖刺但總遭遇挫敗?
對于華為能夠在三星和蘋果之后立足高端市場,據某分析師對向筆者分析:這背后無疑在于兩方面——其一是P系列和Mate系列的產品的確做的好,無論是性能還是外觀均是如此,且這兩大系列對標的也是三星的S和Note系列;其二是華為的沖刺高端市場的歷程和決心,以及國內消費者對“擁抱國產”的厚愛,對于華為而言,這兩方面的因素缺一不可。
如小米,給消費者留下最初的印象就是“發燒友”,而榮耀則是華為的候補隊員,在供應鏈方面更是存有替華為清理庫存的“嫌疑”,最后是vivo和OPPO,這兩者在高端市場整體的表現相當比較穩妥,采用循序漸進的策略。
對于當前國內一線手機品牌而言,似乎均試圖通過折疊屏手機沖刺高端市場,除了上述的榮耀與OPPO以外,vivo同樣如此,如vivo的X Fold低配版8999元,高配版9999元,而X Fold+低配版9999元,高配版10999元。
但實際上,從折疊屏手機的銷售價格來看,目前下降非常快,尤其是三星已經開啟了價格戰,且三星的折疊屏手機銷量也是當前折疊屏市場的主要出貨者。這也就是說,如果國產手機品牌試圖將折疊屏手機當作一個沖刺高端市場的入口,那么,隨著折疊屏手機價格戰的開啟,恐怕這種方案最終又將落空!
整體來看,在華為因芯片暫時“缺失”高端市場,從國內市場來看,當前的高端市場也主要是蘋果一家獨大,可以說是給其余國內一線手機品牌留出了時間機會,但如果華為芯片能夠解決,那么對于國內其他一線手機品牌而言勢必會造成沖擊,且從當下的折疊屏手機市場來看,或許也難以成為其突圍高端市場的入口,因為折疊屏的價格戰,勢必會下殺到5000以下!
盡管市場情況如此,但正如劉波坦言:“現在的發布、銷售時間非常一致。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如果是沒落的行業,肯定不會出現這么多人競爭,各家百花齊放,不同的價位段、不同的產品在這個時間同時發布,反過來也說明行業很熱鬧,大家的投入還是很積極,我覺得這是好的方面。”
他還強調:“在這樣的市場競爭下,核心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我們要把自己選擇的道路、產品給到目標用戶,把它講清楚、說明白,以及告訴用戶我們的價值在哪里,我不斷在跟團隊說這個理念,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我們給到用戶的一定是值得用、耐用的產品,顏值也是非常高的,這個情況下,我覺得平常心更重要,做正確的事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