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正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在8600平方米空間的高校展區內,展示了75所高校精挑細選的615項科技創新成果。
??記者在展區內走走,發現今年的工博會高校展區依舊精彩不斷,充分展現了新質生產力策源地的科研能力。大量優質的科技成果從這里出發,賦能國家各大產業的騰飛。

圖為工博會高校展區現場
?

重大原創成果彰顯實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貢獻卓著
??在今年參展的項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服務于國家戰略并實現了重大突破,讓人涌動起一股股強烈的自豪感。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時間計量技術也在不斷進步,芯片原子鐘作為一種高精度的時間計量工具,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學的芯片原子鐘項目是展館中的焦點之一,產品100%實現自主可控,穩定性指標遠優于發達國家同類產品。工作人員介紹說,該產品可廣泛應用于通訊、電力、交通、物聯網等領域。
??上海交大展臺上,“開拓”系列深海重載作業采礦車格外引人注目。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礦產資源消費國和進口國,鈷、鎳、銅等關鍵礦產對外依存度高達98%、91%和75%。深海大洋海底蘊藏著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和多金屬硫化物等礦產資源,上海交大圍繞國家所需,創新研發了“開拓”系列深海重載作業采礦車。今年6月,采礦車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深海試驗,并獲得了200多公斤多金屬結殼、結核等深海礦石樣品。它的誕生將為培育和形成深海探采產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建立中國首條且唯一一條全部國產化的大型可展開天線金屬網材料生產線,產品納入國家航天采購體系,帶動衛星天線產業間接經濟效益超過150億元……東華大學展臺上的“星載大型可展開天線反射面金屬網材料”項目備受關注。該項目團隊形成了關鍵材料設計、生產、產業化、應用等一系列理論與實踐成果,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全球第二個能研制口徑10米以上收發共用星載天線的國家。
??看似普通的復合材料零件卻有非凡能力,它們將被組裝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的重大裝備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帶來的“先進復合材料三維織造技術與裝備”項目讓不少觀眾豎起大拇指。該技術解決了數字化三維編織攜紗器運動復雜、易發生碰撞的難題,滿足了復合材料預制體一體化成型和隨控調節的需求,將制造周期縮短30%以上,成本降低15%以上。
??武漢大學科研團隊聯合多家企業研發出的北斗CORS網已服務了全國30個省,其“北斗衛星規模化應用設備項目”為構建多元融合的北斗安全監測智能感知網奠定了堅實基礎,可廣泛應用于礦山監測、山體滑坡、公路邊坡、交通運輸、橋梁監測、隧道監測、農林牧漁、水利電力、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等安全監測領域。

?各類前沿機器人閃耀登場,數字化技術正服務各大產業
??漫步高校展區,見到的各類機器人特別多,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被使用到各大產業中,全力服務于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
??華北電力大學的展臺前,一臺室內巡檢機器人和一臺傾轉雙旋翼無人機格外顯眼。
??室內巡檢機器人被懸吊在金屬橫欄上,可根據要求自由地平行移動。工作人員介紹說,該機器人攜帶了可見光、紅外光、紫外光的攝像頭,以及可安裝聲波和煙霧傳感器等,也可攜帶雷達設備,適合在隧道、長距離廠房等光線較昏暗的環境下進行較為精準的工況巡檢。
??傾轉雙旋翼無人機比較特殊,其有底盤,可飛行也可行駛。其工作地點是在地下巨型空間管道中,可進行大面積多分層的安全巡檢。該無人機不僅可飛行到幾十米的高度,其抓地能力也是一流。

圖為上海理工大學展臺現場
??長期行駛在海上的遠洋船舶,其水下部分的船體表面會附有貝類、藻類生物,并且生出銹斑,除了影響船舶的航行速度和使用壽命以外,還會增加油耗。每年因海洋附著生物造成的經濟損失就超過百億美元。上海理工大學的“‘海鮣號’遠洋船舶清洗機器人系統”破解了這一難題。展臺前,該項目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作為國內外首次采用“浮游+爬行”模塊化重構技術的船體附著物清洗機器人,它既能以浮游模式完成清洗任務,也可通過自主設計的柔性履帶底盤,以爬行模式進行清洗作業,可滿足不同結構類型船舶的清洗需求。
??滲透泵控釋片劑是目前最理想的口服控釋固體制劑,滲透泵控釋片產業化的關鍵裝備是激光打孔檢查裝備。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帶來的“滲透泵控釋片劑的高效智能激光打孔檢查機”項目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可實現實時監控和智能化生產,打孔檢查速率達到18萬片/小時,遠優于國外同類設備。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無人監管產品生產質量指標預測模型語義關聯生成系統”同樣引人注目。系統通過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對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指標進行實時預測和優化,可顯著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多款前沿新藥精彩亮相,為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今年高校展區的一流新藥也是集中亮相,展現了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勃勃生機。
??進入21世紀,病毒性傳染病頻發,呈現出預防難、傳染性強、發病率高的特點。復旦大學推出的“新型廣譜抗病毒藥物便捷噴劑”基于“雞尾酒組合”技術,結合了兩種關鍵活性成分——FD012和 3HP-β-LG,能同時對包括猴痘病毒、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人乳頭瘤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尼帕病毒、拉沙病毒、寨卡病毒和水皰性口炎病毒等進行精準、可控且高效的預防,同時具備了便攜性。
??通過切斷腦膠質瘤、胰腺癌等腫瘤干細胞的線粒體能量供給,安全有效地殺傷腫瘤干細胞。同濟大學“基于靶向腫瘤干細胞的創新抗癌藥”項目為腫瘤患者帶來生的希望,項目一亮相就吸引了大量客商的眼光。
??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導致腦膠質瘤、胰腺癌等惡性腫瘤復發、難治的主要原因是腫瘤干細胞,其如同蒲公英的種子一般散布于腫瘤組織中,平時處于相對靜息狀態,對放化療有很強的抗性,治療之后這些細胞會迅速增殖導致腫瘤復發。腫瘤干細胞依賴線粒體能量供應存活,通過精準攻擊其線粒體氧化磷酸化通路,切斷能量供應,可安全有效地殺傷腫瘤干細胞。這類藥物具有廣譜抗癌屬性,還可用于治療包括腦膠質瘤、胰腺癌、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與現有的放化療等治療手段聯用,有望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為脫發和難愈性創面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也首次證明了該基因療法在皮膚病治療以及醫美領域應用的巨大潛力,這就是上海大學“基因療法底層技術”項目。研究團隊發現,AAV(腺相關病毒)能夠高效地遞送基因到皮膚組織,同時發現遞送相關基因能夠有效促進毛發生長和創傷愈合。

圖為華東師大情緒疏導小屋項目現場展示

?環保節能成為一大主旋律,新能源技術難題正被逐步攻克
??環保節能也是今年高校展區一大主旋律,大量相關項目不斷進入記者的視野。
??作為一名電動汽車車主,在感受智能化零尾氣等優勢的同時,是否曾煩惱于其電池續航能力,擔憂其電池安全性?華東理工大學帶來的“功能納米材料的火焰燃燒合成及其產業化應用”項目可解決這一難題。按照創新工藝生產出的二氧化鈦功能納米材料,可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功能添加劑,有效改善鋰電池的離子電導率和循環穩定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還有一個有趣的別名,叫做“鋰電味精”。
??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氫燃料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貴金屬催化劑是影響其性能和穩定性的關鍵因素之一。山西大學帶來的“超低鉑燃料電池催化劑以及高性能膜電級集成”項目將催化劑鉑載量下降了90%,同時有效提升燃料電池的催化性能和穩定性,為實現燃料電池商業化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為新能源汽車提供驅動設備,上海電機學院的“面向混合動力汽車用雙轉子永磁同步電機高功率密度驅動控制器”項目可為船舶、汽車、飛行器、電動叉車、智能機器人、爬樓機等各類新能源智能設備提供電控核心部件,讓新能源產品更好地服務社會。

?民生領域也有驚喜呈現,百姓生活將變得越來越美好
??高校科技創新也不忘“立地”,深深扎根到人民群眾中去,深切關注民生所需。
??南京大學展臺上的“鼾聲主動虛擬降噪技術”項目旁圍滿了觀眾,很多人的睡眠受到身邊打鼾人的影響,長時間佩戴耳塞也容易引起耳朵不適。南京大學的科研團隊想群眾所想,研發了鼾聲虛擬降噪技術,僅需要一個放置在頭部附近的小裝置,就可實現雙耳區域的降噪。
??利用肌電傳感器采集工作人員手臂上肌電信號,一旁的機器人可以實時模擬完成多項動作,機器人居然根據肌電信號的指引,輕松“拿”起了一旁的魔方。上海師大的工作人員介紹說,“肌電控制機械臂”項目利用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和NRBO-BP神經網絡算法,可在線識別8種動作模式,在人機接口康復醫療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為癱瘓患者及上肢功能障礙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控物方式,使其能夠僅憑思維意圖控制機械臂執行復雜任務。
??未來,失能老人在護理床上可完成沖淋洗浴,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帶來的“多功能失能老年洗澡護理床”項目可以實現失能老人在床上洗浴的夢想。這種護理床分為上下兩層,下層設置有集水槽,廢水可以直接連通到下水道中去,床上還有通風槽,可以避免長久臥床的老人背部發生褥瘡。
責任編輯:馮現超